成果总结

成果形成背景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

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,印刷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,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。产教融合、校企共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。2010年以来,学院上下针对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深度不够、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健全及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展开研究。

在探索实践中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企业需求为目标、市场需求为导向、产学研用相结合,贯彻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育人理念。先后承办了3届全国印刷行业技能大赛甘肃省选拔赛、3届世界技能大赛甘肃省选拔赛、1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。

在人才培养上,坚持“双主体育人、工学交替、岗位培养、在岗成才”的人才培养创新理念,校企“双轮驱动、双轨育人”,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,逐步形成双主体教学组织形式,在学校设立工厂,在企业开设课堂,校企精准对接、精准育人,实现专业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。

经过11年的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,由立足甘肃的“校中厂”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为融合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印刷百强企业特色“2112”校企“双主体”印刷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走出了“校-省-国家”递进式现代学徒制专业发展路径。落实了企业与高校同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,形成了学校、企业与学徒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生态。

打造了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强、职业归属感强的“能说会做”“三导师”教学团队,教学团队联合开展教科研、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工作。针对性开发岗位实践课程,紧贴印刷岗位工作实际,师带徒传承印刷技艺,依照能力进阶的岗位成才规律,有机融入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模精神。坚持以德树人、以文化人、以爱育人、以技传人,实现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育人。

积极探索西北地区教育扶贫新路径,走出了一条“西招东就”教育脱贫特色道路。学徒制培养不仅实现了家庭贫困学生都能上大学梦想,更实现了让每个学学徒毕业后都能高质量就业的终极目标,这对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学生家庭来说,是实现精准扶贫、教育脱贫的绝佳选择。

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:

1.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够完善、教学组织困难;

2.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;

3.“能说会做”的“双师型”教师欠缺;

4.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,不愿到生产一线,岗位认同度低,跳槽频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