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“双师型”教师发展目标不清晰、发展路径不系统、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成才规律的前提下,聚焦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教师发展和多元引导,在理论上,梳理出高职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的能力要求图谱,涉及两大目标、三个维度和21项具体能力观测点。在实践上,构建了“岗课赛证”四元融合的“双师型”教师发展路径体系,基于职业教育“跨界”理论和教师发展阶段理论,构建产教融合的校企双元培训模式、赛教融通的教师技能竞赛体系和阶梯发展的“双师”分层认证模式。在机制上,创新了“双师型”教师发展双向驱动系统,即坚持师德统领、文化引领和名师带领,增强职业认同,激发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内生动力;坚持职称导向、绩效导向和荣誉导向,健全保障机制,增强教师自身发展的外部动力;探索了补齐“双师”结构失调的两种模式。在成效上,“双师型”教师发展能力显著提升,成果示范推广效应明显,典型做法入选首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,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50,教师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位列全国第十,在青年教师培养、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锻造、教学科研团队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家级、省级标志性成果,有力支撑了学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和学校专业建设、课程改革、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。成果理念先进,目标明确,模式新颖,措施有力,特色鲜明,具有很强的创新性、引领性和现实推广价值。